別小看家庭的氛圍,它能救人,也能毀人。
【三】家庭,是一個人成長的推進器
心理學家陳發展分享過一個女孩蔷薇的故事。
她22歲,被診斷為憂鬱症,父母四處求醫卻無效。真正的問題,不在她,而在這個家。
母親暴躁如雷,父親不是沉默就是逃避。家像火藥庫,一點小事就能爆炸,讓蔷薇時時刻刻活在恐懼與壓力中。
她不是懶惰,而是沒有空間去成長。
有時候,不是孩子沒用,而是家庭太窒息;不是你不上進,而是你每天要耗盡心力處理家裡的負能量,哪還有餘力向前走?
對比來看,作家路易莎的成就就很能說明一切。
她曾陷入創作低潮,結果父母帶她旅行找靈感,母親傾聽她的痛苦,妹妹帶她跑步釋放壓力。
她說:「我能成為作家,是因為我的家人從不讓我孤單。」
一個能給予滋養的家庭,是讓人站起來的力量。一個只會打壓與嘲諷的家庭,是讓人跌入深淵的手。
家裡若是春天,孩子才能成長;家裡若是寒冬,大人也會退化。